拥抱新技术,中交系统首个气膜项目落地长江畔!

作者:中成空间 2025.10.25

长江之畔,两座巨型白色气膜巍然矗立——黄石新港再树内河港口绿色标杆。


近日,由中成空间承建的黄石港棋盘洲港区火山作业区鄂东散货公用码头工程堆场气膜封闭项目顺利完成充膜。作为中交系统首个成功落地的气膜仓项目,它不仅标志着长江内河沿岸在码头绿色环保升级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也成为推动区域港口绿色转型的重要里程碑,获得了业主单位的高度认可。
 
技术突破:智能气膜仓破解港口环保难题​
 
项目总面积超4万㎡,采用M型连跨方式分为两个可连通的单体,实现仓储空间利用最大化。投用后将解决港口露天料场面积大、分散、料堆小而高等问题,大幅提升鄂东地区散货仓储效能,有效降低粉尘污染,提升港口作业环境。
 
“两个气膜仓总共仅用约30天就完成安装充膜全过程,交付周期较传统仓体快30%~50%。”项目人员介绍,中成空间气膜 “短工期、低成本、高环保” 的特性,完美适配长江港口升级需求。

 
经验积淀:从“首个”到“标杆”的黄石实践
 
早在2023年,中成空间已在黄石港棋盘洲港区建成三期工程1#散货堆场封闭气膜项目,面积约5.4万㎡,是长江中上游散货堆场全封闭气膜技术的首次创新应用。
 

 
此次新项目的落地,使黄石新港在国内内河港口中率先形成“多仓联动”的气膜仓储集群,为长江经济带港口环保改造提供可复制的 “黄石方案”,助力黄石新港坚定走向国内内河港口前列。​
 
政策同频:气膜技术赋能“长江大保护”
 

 
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强化港口污染防治。中成空间气膜仓通过全封闭环保存储、智能环境调控等技术,正成为落实 “长江大保护” 的具象实践。从内河码头到沿海枢纽,其技术已助力多个港口实现“粉尘零扩散、资源高效用”的转型目标。
 
随着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深入推进,中成空间将持续提供“环保+智能+经济”的气膜解决方案,让更多“长江绿仓”拔地而起,为内河港口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服务热线

400 663 7757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